一年之计在于春。春天是播种绿色、植树造林的时节。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,要发扬中华民族爱树植树护树好传统,全国动员、全民动手、全社会共同参与,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,推动国土绿化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。
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,山水林田湖草也是生命共同体。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,是相互依存、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。中国幅员辽阔,东西南北中的自然环境迥异。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,应充分尊重每方水土的自然禀赋——宜林则林,宜草则草,宜灌则灌,宜果则果,宜乔则乔,宜药则药。因地制宜,科学种植,多种绿、种好绿、管好绿,使不同地带的绿色空间唇齿相依、相得益彰,形成蕴含丰富生物多样性和蓬勃生机的生态群落,夯实陆地生态系统质量的稳定性。
绿色是生命的象征、大自然的底色,更是美好生活的基础、人民群众的期盼。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拥有原始森林、大片天然林以及广袤耕地、草原、河流、湖泊、湿地的国家,我们要充分认识到,这是一笔宝贵的自然资产和不可多得的生态宝库。
前人栽树,后人乘凉。置身于川流不息的时间长河,我们每个人都是良好生态环境的“乘凉者”,但更要做身体力行、造福后人的“栽树者”。推动国土绿化,要一年接着一年干,一代接着一代干,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。
推进国土绿化,应大力推动中华民族爱树植树护树好传统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。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、热爱自然,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。先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,形成一系列各具特色、行之有效的环保习俗,如严加保护水源涵养地、田间地头等重要生态节点的树木等。
人类的未来在于清洁美丽的地球。中国全方位、全地域、全过程开展国土绿化行动,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同时,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更多稳定性和可预见性。假以时日,当后人体味地球家园的美丽宜人时,一定会为中国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留下浓墨重彩的记录。
文章摘自人民网